1. 什麽是甲減病?
甲減,即甲狀腺功能減退症,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缺乏,機體代謝活動下降所引起的臨床綜合症,成人後發病的稱爲“成人甲減”,重者表現爲粘液性水腫,故又稱爲“粘液性水腫”,昏迷者稱爲“粘液水腫性昏迷”。
胚胎期或嬰兒期發病者,嚴重影響大腦和身體生長發育,成爲癡呆侏儒,稱“呆小病”或者“克汀病”。出現在兒童期稱之爲幼年甲減;出現在成年後稱之爲成年人甲減。
2. 甲減症狀有哪些症狀?
1. 一般表現 怕冷,皮膚幹燥少汗,粗厚、泛黃、發涼,毛發稀疏、幹枯,指甲脆、有裂紋,疲勞、嗜睡、記憶力差、智力減退、反應遲鈍,輕度貧血。體重增加。
2. 特殊面容 顔面蒼白而蠟黃,面部浮腫,目光呆滯,眼瞼松腫,表情淡漠,少言寡語,言則聲嘶,吐詞含混。
3. 心血管系統 心率緩慢,心音低弱,心髒呈普遍性擴大,常伴有心包積液,也有久病後心肌纖維腫脹,粘液性糖蛋白(PAS染色陽性)沈積以及間質纖維化,稱甲減性心肌病變。患者可出現明顯脂代謝紊亂,呈現高膽固醇血症,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β-脂蛋白血症,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症,冠心病發病率高于一般人群,但因周圍組織的低代謝率,心排血量減低,心肌氧耗減少,故很少發生心絞痛與心力衰竭。有時血壓偏高,但多見于舒張壓。心電圖呈低電壓,T波倒置,QRS波增寬,P-R間期延長。
4. 消化系統 患者食欲減退,便秘腹脹。
5. 肌肉與關節系統,常感肌肉疼痛、僵硬。骨質代謝緩慢,骨形成與吸收均減少。關節疼痛,活動不靈,有強直感,受冷後加重,有如慢性關節炎。偶見關節腔積液。
6. 內分泌系統 男性陽痿,女性月經過多,久病不治者亦可閉經。緊上腺皮質功能偏低,血和尿皮質醇降低。
3. 西醫如何治療?
1.一般治療:補充鐵劑、維生素B12、葉酸(維生素B9)等,食欲不振,適當補充稀鹽酸。
2.替代治療:TH替代治療。左甲狀腺素(L-T4、優甲樂)25-50ug/d(天)一次頓服,2~3月M(月)後根據甲狀腺功能測定調整用量以長期維持。幹甲狀腺:20~40mg/d(天)一次頓服,2~3m(月)後根據甲功測定調整用量以長期維持。
3.粘液水腫性昏迷治療:靜脈注射L-T3.40~120ug,以後每6h 5~15ug,患者清醒後改爲口服。無注射劑者給予T4片25~50ug(微克)/次或幹甲狀腺30~60mg(毫克)/次,經胃管給藥,每4~6h(小時)一次,清醒後改爲常規替代治療。適當補充體液及病因治療。
4. 要做哪些診斷檢查?
除臨床表現外,主要依靠檢測TT4、FT4、TT3、FT3、TSH以及TRH興奮試驗等確立診斷。一般檢查①血常規常有輕、中度貧血,屬正細胞正色素性,小細胞低色素性或大細胞型。②血糖正常或偏低,葡萄糖耐量曲線低平。③血膽固醇,甘油三酯和β-脂蛋白增高。
甲狀腺功能檢查①基礎代謝率降低,常在-30—-45%以下;②甲狀腺攝碘率低于正常,呈扁平曲線;③血清T4降低,常在38.6nmol/L(30ng/ml)以下,FT4常<9.11pmol/L(7.08pg/ml);血清T3與FT3亦可有不同程度降低,但輕中度患者有時可正常,血清rT3可低于0.3nmol/L(0.2ng/ml)。
下丘腦-垂體-甲狀腺軸功能檢查①血清TSH測定,正常人多<10mu/L(10μu/ml),在原發性甲減中,TSH>20mu/L(20μu/ml);繼發性甲減則顯著降低,可<0.5mu/L(0.5μv/ml),②TSH興奮試驗,皮下注射TSh 10單位後,如甲狀腺攝131碘率明顯升高,提示爲繼發性甲減,如不升高,提示爲原發性甲減。③TRH興奮試驗,靜脈注射TRH200~500μg後,如血清TSH呈延遲增高反應,提示病變可能在下丘腦水平,如無增高反應,病變可能在垂體,如TSH基礎值較高,TRH注射後更高,則提示病變在甲狀腺。
X線檢查作頭顱平片、CT、磁共振或腦室造影,以除外垂體腫瘤、下丘腦或其他引起甲減症的顱內腫瘤。原發性甲減,垂體與蝶鞍可繼發性增大。
甲狀腺自身抗體檢查病因與甲狀腺自身免疫有關者,患者血中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(TMA)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(TGA)可增高。